從農業老縣到地方創生冠軍,如何再現土地新魅力?

陳皇成/嘉義縣政府綜規處處長

文:許玲瑋

全台人口老化最嚴重的嘉義縣,如何利用地方創生計畫逆轉經濟疲弱?自2020年起,嘉義縣在創生計畫中投入超過3.6億元,迅速崛起為全台核定計畫數量最多的縣市,隨著各項計畫推進,展現地方創生的多元特色,為地方經濟注入新活水。

嘉義縣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但也面臨傳統農業與社會變遷的雙重挑戰,發展潛力受限。面對產業轉型壓力的加劇,嘉義縣提出「科技農工大縣」的戰略轉型,盼借助科技手段和當地特色,活化經濟。這一策略不僅是對產業的升級,更是對地方文化的再發現,強調科技與傳統的結合,為嘉義縣找到新出路。

以人為核心 挖掘產業DNA

地方創生有多個最佳關鍵字紀錄,包括「全台最快」、「核准最多」、「社區與青年結合最佳範例」都是由嘉義縣拿下!回歸「人可以為土地做些什麼事情」的概念,嘉義縣注重「人本」精神,強調挖掘每個地區的「產業DNA」。例如,阿里山鄉的創生計畫透過生態保護與觀光結合,促進當地文化的延續,吸引遊客了解鄒族的獨特魅力。而中埔鄉則利用「穀韻新能」計畫,提升產業鏈的整體價值,實現農業休閒化,並與當地青農和文創業者合作,建立完整品牌。

此外,大埔鄉推出的「大埔餐桌」計畫,則以地方特色美食為切入點,吸引遊客品嚐如筍仔包和木瓜糕等在地佳餚,不僅促進當地經濟,也鼓勵青年返鄉創業,形成良性循環,提升社區整體吸引力。

建立創生網絡 促進城鄉發展生態圈

嘉義縣致力於建立輔導機制,已成功讓9個鄉鎮納入地方創生計畫,形成龐大的創生網絡。透過與中山大學及其他研究機構的合作,針對各鄉鎮需求進行精準輔導,確保地方特色能夠被有效發掘與運用。這種合作模式讓學術界的資源得以快速轉化為地方實際的發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