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領航地方創生!融入地方生活,找到切入點,實際落地創生

張文山/雲林科技大學數位媒體設計系副教授

文:蘇軒

透過實踐與合作,讓學生參與解決地方問題,培養人才並促進地方發展,將地方創生融入生活,張文山努力從教育開啟地方創生之路。

在2019年行政院宣示「台灣地方創生元年」之前,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數位媒體設計系副教授兼系所主任張文山,早在2016年便跟隨時任國發會主委-陳美伶,執行設計翻轉地方創生計畫,探索活化地方的方法,為台灣地方創生奠定基礎。

從學者角度,張文山直指,地方大學應提倡大學社會責任,擔起部分地方創生的永續發展責任,並從地方連結、國際串連及人才培育三大面向,實踐大學領航角色。

張文山認為,地方創生真正的挑戰不僅是從零到一的發展,而是從一到一百。

地方連結:地方出題、大學解題

在教育部推動USR(大學社會責任)政策的影響下,帶動大學師生團隊走出教室、深入鄉鎮,共同思考永續解方,為地方創生注入活水。然而,究竟如何讓大學與地方磨合、設計命題、策略落地,張文山坦言,仍在試驗中。

目前,雲科大約有十組以上師生團隊,前進地方研究當地需求,找出專業可著力之處,張文山也是其中一員。「大學可以先到地方進行系統化觀察,接著讓地方出題、大學解題,發展模組化策略。」多年來,他逐漸歸納出合作方式。

國際串聯:分享經驗,建構匯流中心

「單一地創團隊不易躍上國際,但大學有學術連結的基礎,可以幫助團隊對接國外資源。」張文山舉例,雲科大長期陪伴南投竹山「小鎮文創」,不僅帶領師生進入竹山場域傳承經驗、挹注學術資源,也協助小鎮文創創辦人何培鈞建立國際連結,認識中國、日本、馬來西亞等地的地創團隊,共同發展跨國共生。

張文山認為,國際串聯的目的是擴散成功的台灣經驗,也就是「Local Solution to Global Problem」的精神;地方創生的經驗雖無法完全複製,但絕對有機會移植並解決各地問題。「尤其台灣位於亞太關鍵位置,非常適合成為匯流中心(Hub Center)。」以大學作為橋樑,幫助地方創生團隊接軌國際,不僅拓展合作與生意,更讓台灣地方創生具備國際視野,成為名副其實的地方創生中心。

雲科大張文山與小鎮文創何培鈞一同帶領在職專班學生與民間企業至日本參訪。(圖片提供:張文山)

人才培育:以人為本,首重素養

張文山也關注如何為學生創造舞台,讓他們在鄉鎮找到自身價值。他分析年輕人可分為尚未畢業「小Y」(Y:Young)和已出社會「大Y」。小Y對畢業後職涯發展感到茫然,而大Y擔心生存問題,對地方創生則持觀望態度,等待機會。因此,大學課程應讓小Y與大Y共同進入地方體驗,透過感受、理解和接觸,發掘地方精彩;並進一步提供發展舞台,讓學生透過課堂實作展現專業,想像願景,實踐留鄉的可能。

張文山指出,讓學生參與地方創生,受惠的不僅是學生,還包括地方。首先,能帶來商業價值,地創團隊以較低門檻(如工讀、換宿)將學生專業導入地方資源,並串連學生社群,為地方提升能見度。其次,也能帶來社會影響力,透過培育學生的風土涵養,看到商業利益之外的地方價值,吸引更多人才共同投入。

張文山帶領學生找問題、想解方,每學期至少兩門課以參與式設計工作坊方式,進到鄉鎮場域。(圖片提供:張文山)

「無論什麼專業,都能找到落地創生的切入點。」張文山認為,無論科技、設計或人文學科背景,在完整創生生態鏈中,各種跨域人才皆可貢獻。相比專業,他更重視學生的風土涵養。

所謂風土涵養,包括理解地方日常、熟悉居民文化的人文素養;擁抱土地友善、關注環境生態的永續素養;以及洞察地方魅力、發展五感體驗的美學素養。這些都是以人為本的創生關鍵。


與其埋頭研究,張文山更喜歡帶著學生上山下海,深入地方現場,尋找問題與答案。「地方創生就是日常。」他笑著說。這位熱情的地方創生教育者,讓地方創生不再是抽象名詞,而是融入師生熱情,成為生活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