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兆炫與梁美智,花蓮富里鄉的「神鵰俠侶」,推動「玉山瓦拉米」計畫,轉型有機農作,積極將「有機思維」注入下一代,守護環境共生的永續農業,為地方創生貢獻心力。
玉山國家公園東部園區入口處,布農族南安部落所在地。在那裡,有一塊如新月般細長,由拉庫拉庫溪第一道泉水所灌溉的一畝田。地理位置封閉且位於保護區內,作為下方農田水源的灌溉源頭,乘著眾人「想要守護第一畝田的純淨」之願,玉山瓦拉米計畫遂應運而生。
瓦拉米計畫,用有機良田終止慣行農法的負面循環
「玉山瓦拉米」是由玉管處和慈心基金會發起的「109-112年度南安部落-水稻生態有機農業輔導暨培訓計畫」,由玉山文教基金會、玉山銀行共同贊助。透過玉山文教基金會、玉山國家公園、銀川永續農場、花蓮農業改良場、台東大學等資源整合,並在慈心基金會的輔導下,集眾人之力逐步將玉山腳下第一畝田轉為有機田。
參與其中的銀川永續農場,創辦人夫妻檔賴兆炫與梁美智,一位務實內斂、一位好客大方,從瓦拉米計畫開始,分享他們的務農故事。
「我們的分工就是田裡的事歸我老公管,但離開稻田以後都歸我管!」梁美智爽朗地說。作為「瓦拉米計畫」中協助當地農友轉型有機農作的角色,兩人異口同聲表示,取得農友信任、提升轉型意願,是計畫前期最重要,也是最耗費心力的一步。
耗時花大錢又擔心收入減少,讓農友拒之千里
當初「瓦拉米計畫」舉辦宣導說明會時,現場數十位農友出席,最後僅四位有意願嘗試。儘管對有機農業的概念並不陌生,但從理解到實踐需跨越的門檻相當高。在慣行農業思維下,農民多認為田裡除了稻米,其他必須消除;但有機思維是要還原農田生態系。除了思維轉換,還有實作前期投入的時間與金錢成本,及擔心收入減少的顧慮。
第二道難題是自然環境劣勢。賴兆炫表示:「玉山下的第一道溪水水溫很低,不利於灌溉,加上當地砂質土壤養分較少。計畫前兩年,四位轉型為有機農作的農友,收成量僅有兩至三成。」
過去慣行農業時期,若遇到保水力、保肥力不佳的砂質土壤,多施用大量肥料以促進生長,但土壤吸收力差,多餘肥料會間接汙染水源,這是一害。接著,肥料雖能迅速助長,但稻穗易生病,因此需大量噴灑農藥防治病蟲害,這是二害。再者,灌溉水源水溫低,影響早期植株穗數、穎花數及成熟穀粒百分比,進而影響收成量,這是三害。
最後,稻穫收入扣除秧苗、肥料、除草劑等開支,經常入不敷出,化學藥劑也嚴重影響農友健康,甚至造成拉庫拉庫溪流汙染,形成「種越多、賠越多」的負面循環。因此,如何說服農友改變舊有模式、打破負面循環,以有機農法解決問題,便是夫妻倆面對的挑戰。
轉型最後一哩路,考驗資源整合與團隊信任
漫長轉型過程中,曾遇過有人想放棄。一名農友看到稻田出現蟲害,心急如焚,敲梁美智的門。「農友求救時,絕不能雙手一攤,要他們不要管。我們有責任陪伴他們走過這段。」梁美智花一整天時間溝通、安撫,正好老天的一場及時雨,延緩農友出門灑農藥的衝動。有趣的是,午後陣雨接連兩三天,最終梁美智承諾有機肥的一半成本由銀川負責,撫平農友不安,熬過前期最不適應的階段,迎來豐盛收穫,成功建立對有機農業的信心。
「農友一定會擔心生計問題,擔憂轉型有機是否收成不佳?收入怎麼辦?」因此,賴兆炫與梁美智在理性層面承諾當地農友,以高於其他地區的收購價創造誘因,吸引農友加入有機行列。而在感性層面,則是不辭辛勞陪伴部落農友共謀解方,同時仰賴慈心基金會的陪伴員,長期輔導有機農作。
「多虧慈心基金會輔導,加上玉山銀行資助,以保價機制收購瓦拉米,從輔導、加工到銷售每一環資源都能整合,讓這個計畫持續運營至今。」梁美智感激地說。
永續循環思維,帶動有機農業下個二十年
轉型過程或許能簡單道盡,但實際轉型之路絕非一蹴而就。賴兆炫表示,有機稻種植後,思維亦隨之變得有機。銀川永續農場自1997年開始種植有機米,至今已超過二十年。夫妻倆思考,有機思維從這一代播種,也要讓下一代持續深耕,如何扎根有機思維,則是銀川永續農場的下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