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創生也要靠科技,如何透過智能漁場,打造雲林傲人養殖業?

口湖漁類生產合作社

文:蘇軒

王益豐,雲林口湖漁類生產合作社總經理,三代養殖漁業傳承者,人稱「鯛魚王子」。他在雲林老家運用智能養殖系統應對氣候變遷,以科技共生實現產業共好。

王益豐家裡自爺爺那代開始從事養殖漁業,傳承三代。大學畢業時,他並未立即承接家業,而是在台北創業做餐飲,初次創業便有不俗表現。不幸的是,碰到2003年SARS疫情讓生意告終,最終回鄉接班。

王益豐,雲林口湖漁類生產合作社總經理,有「鯛魚王子」之稱。

攜手漁戶契作,養出享譽國際的雲林台灣鯛

從小看著爺爺和父親養魚,王益豐熟悉傳統養殖漁業的美麗與哀愁。目睹高投入、低報酬的產業困境,他決定直接與漁民契作,成立「雲林口湖漁類生產合作社」,串連超過200名雲林、嘉義、台南、高雄等地漁民。以契作共同捕撈畜養和運銷,讓養殖漁戶直接交貨給加工廠,省去中盤商、確保品質,讓雲林成為享譽國際的「台灣鯛故鄉」。

「第一年最辛苦,中盤商施壓威脅,漁民也不信任。」面對雙重夾擊,王益豐讓合作社每年訂定保證收購價,漁民才逐漸願意將魚賣給他的魚肉加工廠。他嘆道,幾乎花了十年時間才徹底解決問題,塑造今日穩定的養殖漁業光景。

滑手機也能養魚,有賴王益豐堅持導入AI智能養殖技術,實現遠端監控、自動控制溫度、自動投餌、投藥、清除排泄物及水循環利用等功能,有效提升產值與效率。

氣候變遷漁產減量,取經國外打造智能養殖

緊接而來的,還有氣候變遷挑戰。全球暖化影響漁獲量,越來越熱的夏季使魚隻染病翻肚,造成大量死亡,產量直接減半,也導致契作約定的交貨量不足。為此,王益豐積極尋找解方,遠赴波蘭和以色列取經,導入AI養殖設備,建立智能養殖漁場。因地制宜的智能養殖漁場,具備無碳養殖技術、淨水回收、綠能管理、太陽能儲電系統、遠端科技監控魚池及水循環系統等優勢,成功翻轉過去30年傳統養殖模式,也創造過去23倍的年收成。

「全魚利用」,不僅擷取食用魚肉,魚皮可製成皮革、魚鱗能萃取膠原蛋白做保健品、魚內臟與魚骨可磨碎做動物飼料。

此外,王益豐更探索新可能,實現「全魚利用」,不僅擷取食用魚肉,魚皮可製成皮革、魚鱗能萃取膠原蛋白做保健品、魚內臟與魚骨可磨碎做動物飼料。同時,他也將技術與軟體分享給漁民,讓雲林口湖成為台灣鯛出貨量最大的地方。同時,他也協助漁民對接金融機構,爭取資金導入智能設備,帶領傳統養殖業者邁向數位轉型,實現全面的科技共生,將優質台灣鯛銷往全球市場。


智能養殖漁場結合「漁電共生」,安裝太陽能板發電,平均一天產生4,000度電,自發自用,實現零碳排。

鯛魚王子以幸福企業留人才,持續為產業找解方

其實最困難的不是引進設備,而是尋找土地與人才。「雖然政策鼓勵漁電共生,但現況是多數地主將土地承租給能源業者,養魚業者卻難找到合適的土地。漁電共生用地租金是一般土地的10倍,養魚業者獲利空間有限,難以負擔高昂地價。」王益豐感嘆,漁電共生只做了一半,只有電、沒有魚。「台灣並非養不出好魚,但因養殖地稀缺,最終消費者仍需支付成本才能購得健康漁獲。」

「我們的員工平均年齡32歲,年輕人其實比較喜歡科技或看起來很酷的東西。」王益豐表示。

至於缺人問題,他以家庭為號召,打造幸福企業,吸引人才留鄉安居樂業。

「偏鄉資源有限,因此需尋找共享模式。」王益豐建議,地方創生者應借力使力,在產業鏈中尋找可著力之處,積極主動尋找合作夥伴,讓不同專業人才共同加入。最終,王益豐希望建立的不是一人獨享的帝國,而是產業共好的烏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