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銀行如何以創新點亮地方經濟,助力地方永續?

文:游姿穎

地方創生團隊多為小規模,經常遇到市場不夠大、資金不夠多,導致留才、吸引人才遇到問題,成為發展上的困境。

近年來地方創生受到關注,無論是返鄉或移居,團隊回到地方除懷抱使命感、挖掘特色,更重要的是建立永續共好的商業模式。然而,地方創生團隊規模普遍較小,經常面臨市場有限、資金不足,難以留才、吸引人才,成為發展阻礙。

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董事長陳美伶表示,創生與創業不同,創生從人與地方的連結出發,除了規模小、產值少,也因為地方創生緊扣「人、文、地、產、景」,讓他們的創意發想很難在市場上估計出價值,加上大多數團隊需要的其實是足以週轉的現金流,也因此較難得到銀行融資。

力挺小微企業,解決地方產業金流痛點

長期支持台灣小微企業的玉山銀行,作為台灣積極響應地方創生的銀行,多年來持續用金融力量來支持地方創生,在2018年成立「地方創生培力團隊」,深入拜訪、發掘台灣特色產業。

玉山金控資深副總兼永續長張綸宇表示,玉山在1992年成立,創辦人期許玉山要成為一間不一樣的銀行,除秉持企業社會責任,更希望透過金融影響力推動永續。

「中小企業是台灣經濟很重要的力量,玉山深耕台灣小微企業超過10年,後來發現在日本有所謂的地方創生,可以為小微企業找到新的發展方向,很早就建置專案小組,提供在地企業營運輔導與資金兼具的整合服務,協助在地企業轉型升級,為地方挹注新活水。」 也因此,為協助團隊站穩經營腳步與財務資源支持,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特別找到玉山銀行攜手推出「地方創生多元融資方案」,打破傳統金融限制,依團隊成長歷程、經營模式與資金用途,客製化專屬融資方案。

從左至右依序為:玉山金控資深副總暨永續長張綸宇、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董事長陳美伶,以及《請聽,哈佛管理學!》主持人楊瑪利。

不只挹注資金,更輔導團隊建立健全財務體制

「對地方創生團隊來說,財務規劃其實是最弱的一環,所以怎麼樣能夠透過好的財務計畫,去尋求到所需要的資金,我們真的需要有一個專業合作夥伴來協助。」陳美伶強調。

尤其台灣地方創生的核心在於「由下而上」的推動與整合,以需求驅動供給。陳美伶表示:「由下而上去了解民間需求是什麼,銀行也需要很熟悉地方需求。所以我們才會找到玉山銀行,盼能藉重玉山長期投入地方創生、社會創新領域的豐富經驗,陪伴地方創生團隊邁向穩定成長。」

為協助地方創生團隊建立健全的財務體系,玉山銀行特別打造專屬審核團隊,翻轉傳統申貸模式,在「資金提供」、「品牌曝光」及「培育人才」三個方面提供專業支持,以創新金融支持在地產業發展。

張綸宇表示:「我們除了透過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這樣的組織去認識在地企業之外,也出動全台139間分行直接到當地跟他們互動與交流,實地了解團隊的商業模式,知道他們金融方面的不足與需求,進一步去協助建立專屬的財務規劃、金融知識等,讓團隊在資金健全之下,促進商品、人才正向發展。不只是服務,也希望陪伴在地企業成長茁壯,慢慢透過營運模式的改善,協助在地企業自力更生、發揮影響力。」

玉山金控資深副總兼永續長張綸宇表示,玉山以「資金提供」、「品牌曝光」及「培育人才」支持地方創生團隊成長。

地創下一步?攜手企業邁向ESG、關注生物多樣性

「很感謝玉山願意聽見我們的需求,為地方創生訂定融資專案,許多團隊私下告訴我,非常感謝玉山幫助他們渡過難關,更勇敢地往前邁出一步。」陳美伶表示。


台灣推動地方創生邁入第5年,除了回頭檢視,也要朝下個階段前進,在ESG趨勢下,現在是地方創生團隊以ESG和企業建立連結的好時機。陳美伶同時說著:「有越來越多的地方創生團隊踏入CSR或ESG領域,想要吸引更多企業資源導入地方創生。除了企業可以透過政府單位或是公益性、非營利性、學術等第三方組織,了解地方團隊相關產品和服務內容,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也會帶領地創團隊主動向企業敲門,攜手創造雙贏。」

陳美伶與張綸宇亦同時認為,生物多樣性是當前重要永續議題,未來玉山會與地方創生或社會創新企業、基金會等單位多方合作,面對氣候變遷衝擊,用創新方法,讓台灣企業、地方與環境一起共好。